纸张编织的故事>仙侠小说>两朝为后 > 第九十二章 谥号的拟订
    五月,梁王司马肜薨逝。

    就在朝中为梁王的谥号讨论不休之时,司马覃竟然跑到了显阳殿。羊献容正对这刚送进显阳殿的两盆矮树修修剪剪,看见司马覃一脸伤感,她便问道“怎么了?又被齐王训斥了?”

    司马覃摇摇头,说“梁王死了。”

    羊献容有些好奇地看向司马覃,论起辈分,司马衷都得管梁王叫一声祖父,司马覃更不用说,是再小一辈的人,平常也不见得他跟梁王有什么交集,这会儿怎么会为这人哀伤起来了?

    羊献容以为当中有什么内情,便放下手中的剪子,关心地问道“怎么?他可曾有恩于你?”

    司马覃摇摇头,说道“梁王素有贤名,我曾听我父亲说,梁王德高望重,然而从不以身份压人,既是面对百姓,也是谦和有礼。我在东宫时,也有身边的人闻听他过世而痛哭的,因为曾经受过他的恩惠,所以伤感不已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说来,他的确是一个好人。”羊献容点点头,道“不过他年事已高,如今走了是寿终正寝,当是喜丧,不用这般感伤。”

    “我是为我大晋朝感伤。”司马覃一本正经地说道“朝廷正是用人之际,痛失梁王,难道不是朝廷的损失?”

    羊献容听了这话,微微一笑,这孩子年纪小,倒是有一股忧国忧民的心,作为皇太子来说,这倒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。

    “那你觉得梁王有怎样的才能呢?”羊献容问道。

    “他,”司马覃想了想,道“礼贤下士,善待他人,而且一直在朝中身居要职,这样的才能还不够吗?”

    羊献容直接说道“不够。”望着司马覃惊讶的眼神,羊献容又说“你说的这些叫做品性,而且是浮于表面的品性,我甚至觉得他不过小人而已。”

    司马覃更惊讶了,众人都说梁王好,怎么到了羊献容的嘴里,这人就不一样了呢?

    羊献容便问道“一朝为官,最重要的是什么?有德有才,司马肜身居宰相一职,责任重大,身系天下苍生,可是他做出过什么造福百姓的事情了吗?没有。”

    司马覃张张嘴,似乎想反驳些什么,可终究什么都没说,而是继续听羊献容说了下去。

    司马肜其人,除了无才以外,也并没有良好的德行。前太子司马被废之时,他没有过一句劝谏。赵王司马伦篡位叛逆,他不但没有抽身离开朝廷,反而对司马伦趋炎附势。如今朝中混乱,各王之间彼此猜忌,互不信任,每个人都打着自己心中的小算盘,想在这乱世中分一杯羹汤,梁王辈分高,可以说是司马一族的大家长,可是对此现象未发一语,甚至攀附着齐王以保全自家的富贵,这样的人,实在是不值得过分哀伤的。

    显然,从没有人跟司马覃说过这样的话,他被深深地震撼到了,众人都说梁王好,没想到这不过是他的处事之道而已,为自己博得了好名声,实在不过是个蝇营狗苟之徒。

    “朝中有大臣提议,要给梁王取谥号为勤。”司马覃说道“以彰其德行。”

    “无功不受禄。”羊献容嘲笑道“不勤政而成名的人应取谥号为‘灵’才是。”她说着长出一口气,又道“只是,取这样的谥号,怕是对梁王家人不好交代,梁王无功,这过却也不能说大,无为之人而已,对于这样的人,给个‘孝’或者‘康’这样的谥号也就罢了。”

    司马覃乖巧地坐在羊献容身边,感叹道“我原以为,不论君臣,只要勤勉,便可成为明君良臣,如今听娘娘这样说,才知道我是大错特错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倒说说看,这样是错的话,怎样是对?”羊献容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勤政是本分,”司马覃说道“可为君者要有知人善任的本事,还要有制定适合本朝政策法令的本事,若是乱世,便以法治,若是盛世,便以仁治,要有将国家变得富强,让百姓变得富足的能力,是为明君。”司马覃想了想,继续说道“而良臣,则要有鉴别皇上所下政令是好是坏的本事,在认为皇上做错事的时候,还要有能跟皇帝辩驳的胆量。若是……”司马覃说着怯怯地看了羊献容一眼。

    “说吧,我不怪罪你。”羊献容一看就知道司马覃有话要说又不敢说,便笑着鼓励他道。